7*24小时全国咨询热线

15111163399

(手机微信同号)

当前位置:首页 >> 家属课堂>> 其他精神障碍

接纳焦虑症有什么技巧吗?从儒道易数来感悟

来源:|作者:admin阅读量:1878发表时间:2019-06-28


如果你问我有什么方法可以理解接纳焦虑症的话,我可能没有办法让你迅速领悟。

就像老子曾说:道可道,非常道。

很多道理不是可以用理性思维分析的,都是需要在实践中体悟。

这里给大家举一些禅宗公案的故事方便大家理解接纳症状的难点。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托着两个花瓶,前来供佛。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婆罗门便将左手托着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吧!”婆罗门又将右手托着的另一个花瓶放下。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这时,黑氏婆罗门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是让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你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黑氏婆罗门当下悟到了无生法忍。

很多人在拿到焦虑症的一些治疗方法的时候,很认真的研读,好像如获至宝一般,但是过分的强调方法就像“黑氏婆罗门”一般,只会流于表面,不能领会真正的核心点。其实“放下”是为了让你不要有治好强迫症的心,如果你还是一味的追求表面的东西,永远是不可能领会什么是真正的“接纳”和放下。

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整天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达摩祖师问道:“你因何事,久立不去?”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达摩见多了那些谈玄猎奇,无志实修的知解之徒,对他淡淡地说:“如来无上妙道,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贪图小智,无德无义,谄曲轻慢者,不能受持。”此时,慧可毅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慧可坚定求法的举动终于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达摩祖师便问:“你来求什么呢?”慧可回答:“我心不安,乞请师父为我安心。”达摩说:“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慧可思索半天,回答:“我找来找去,找不到我的心。”达摩祖师回答:“我为你把心安好了。”慧可当下大悟。此后,慧可跟随达摩祖师,朝夕参学修行,长达九年,终于得其心要,继承衣钵,成为禅宗二祖。

很多人在焦虑的时候,总希望通过一些简单方法让自己快速好起来,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这是多年形成不好的人格基础和习惯,怎么可能短时间消除。而如果你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以及坚持不懈的改变动力,强迫还真难痊愈,所以很多咨询师会告诉来访者行动大于理论。

五代时的后汉刘王礼请云门禅师及其寺内僧众到王宫内过夏。刘王及其眷属供养众僧,并向他们问法参禅,莺莺燕燕,热闹非凡,唯有云门禅师一人默然端坐。有一位值殿的官员,经常看到这种情形,于是向云门禅师请示法要,云门禅师总是一默,并不作答。这位官员有所契悟,便写了一首诗贴在殿前。诗中写道: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万般巧说怎如实,输却禅门总不言。

一些焦虑症患者,总是嘴上方法比谁都懂得多,遇到其他人就开始大谈理论,好像在比较谁可以说服谁,但是殊不知,如果你真正的理解了方法,你是不会成天去讨论方法,因为方法你已经领悟了,当你还在执着去计较方法的应用那么你就还是没有领悟,就像一个正常人是不会成天研究什么是森田疗法和顺其自然到底怎么去做的。

看到这里,接纳是你本身面对焦虑就该有的态度,不是你追求来的。

就像一句话叫,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来就是正常的,哪里需要天天研究“治疗”啊!


湖南惠宁精神心理康复中心

全国唯一针对精神病人专门进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的机构!

7*24小时全国咨询热线

15111163399(手机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