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小时全国咨询热线

15111163399

(手机微信同号)

当前位置:首页 >> 家属课堂>> 其他精神障碍

强迫症的致病秘密:过分放大侵入性思维

来源:|作者:admin阅读量:2020发表时间:2020-01-04


强迫症的致病秘密

尽管强迫症的成因尚未有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强迫症与大脑神经回路出错,大脑前额皮层、纹状体、丘脑等不同区域交流错误有关。

可是大脑神经回路为什么会出错?这可能是基因与环境相结合的结果。有研究表明,强迫症可能与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的突变有关。五羟色胺(5-HT),又名血清素,是一种传导神经信号的化学物质,参与情感、认知和伤害性感受等生理调节过程。而五羟色胺转运体则是对五羟色胺有高度亲和力的跨膜转运蛋白,直接影响突触间隙五羟色胺的浓度。简单来说,由于基因突变影响传递神经信号的五羟色胺的水平,水平不足,信号就弱,神经交流就受阻,从而影响其参与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

此外,某些思维倾向的形成会让一些人更容易患上强迫症,比如夸大责任与威胁的倾向,完美主义与对不确定性的抗拒,把个人思想看得过于重要而忍不住想要控制它们的倾向。心理学家将这些倾向称为失调信念,有这些倾向并不意味着就会得强迫症,但这会让人过分放大那些侵入性思维。这种思维倾向的形成可能与童年时期的经历有关,比如严苛的家庭环境、遭受虐待或者其他创伤性事件等。

强迫症还可能和社会文化潮流有关。社会上流行的“无形的威胁”,往往会在个人心中形成投射。比如艾滋病曾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在那个时代“恐艾”的侵入性思维就很常见,而如今恋童癖似乎是社会热点,关于恋童癖的侵入性想法可能会更司空见惯。

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克服强迫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方法,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首先,就是要学会正视、接纳所存在的问题。要意识到即使不采取其他措施,可怕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再者,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及时从强迫思维和行为中抽离出来,把精力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之中。

有人把强迫症比喻为一颗病理之树,由树根、树干、树叶三个部分组成。树的根部代表所处环境,树叶是各种症状,而树干则是各种“怕”。在无法剥除树根抑或改变土壤的前提下,砍掉树干,即去掉“怕”或许是可行的办法。就如短片《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的最后,主人公没有被强迫症心理左右,逼着自己走了一条很随意的路线,画面里他被犹如绞肉机的世界搅碎,但当他走完所有的路到达终点时,他破碎的身体又重新拼接起来。其实导演这是在告诉强迫症者:即使你走了一条感觉很不舒服,不符合内心的路线,过程或许很痛苦,但结果仍然是完美的,其意在激励强迫症者战胜自己。


湖南惠宁精神心理康复中心

全国唯一针对精神病人专门进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的机构!

7*24小时全国咨询热线

15111163399(手机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