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小时全国咨询热线

15111163399

(手机微信同号)

当前位置:首页 >> 家属课堂>> 其他精神障碍

强迫性思维与强迫性行为的区别 看你是否中招了

来源:|作者:admin阅读量:1961发表时间:2019-12-28


强迫性思维与强迫性行为的区别

每个人都有过一些毫无由来、无法控制的“侵入式”思维,比如经过一座桥有想跳下去的冲动,幻想抢劫打人等,多数人的这些想法转瞬即逝,并不会因此而苦恼。但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这些思维会在脑中卡住,挥之不去,因为他们会把这些理解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反映,怀疑自己是否是邪恶的人。

这种强迫思维,是纯粹的内部思想,被称为“纯强迫症”,往往是最令人头疼的类型,因为人的思绪有时候人本身都无法控制。他们常常在生活中遇到小问题后,不断想象由此派生出来的很多问题,而这种漫无边际想象出来的各种问题,其实基本不可能发生。这是一种精神折磨,它会让你质疑一切,慢慢侵蚀你的认同感,每一个醒着的时间都会被成千上万冒出来的烦人想法所消耗。就像是数以万计的小鸟在人的脑袋里啄食,让人迷失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无法完成其他应该做的事情。

而强迫行为往往涉及一些反复性行为,比如过度的清洁,以特定方式排列事物,反复检查,强迫性计数等。最常见的是重复而过度的检查与清洁行为。我们可能会忘了门是否锁好或者燃气炉子是否关好,返回去检查一次就可以了。但是强迫症的人可能会检查好几遍仍担心有闪失,对自己总持有怀疑态度,用过多的注意力来警惕“万一会发生的问题”。再比如手上有油污,大脑会产生清洁的欲望,正常的大脑会在执行完后清除神经回路的活性,进而降低欲望,结束动作,但是强迫症在清洁后却得不到该有的神经回馈,不由自主地反复清洁。

强迫症者会陷入一种无意义、令人沮丧的重复的思维与行为当中,想摆脱却又摆脱不了。他们做出强迫性的仪式性行为,可能只是莫名地觉得不得不这么做,或者是为了缓解特定的强迫观念带来的焦虑感。他们会认为做这些动作可以阻止可怕的事情发生或者把可怕的想法从脑海里剔除掉,比如过度抓挠皮肤的抓挠癖、咬指甲的咬甲癖等。但强迫行为一旦实施,只会产生短暂的效果。很快,另一个想法或行为就会产生,强迫症会再次加剧。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只会带来无助和焦虑。


湖南惠宁精神心理康复中心

全国唯一针对精神病人专门进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的机构!

7*24小时全国咨询热线

15111163399(手机微信同号)